還原一部作品;
重現一段歷史;
追求一種真實。


快速瞭解《黃河大合唱》版本問題

觀賞音樂會實況影音

首演資訊

公元 2015 年 5 月 16 日(週六) 19:30
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
(上海市浦東新區丁香路425號)

樂團

上海愛樂樂團
指揮:張亮

2014-2015音樂季「音樂多稜鏡」系列節目
第32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參演節目

參演藝團\藝術家

上海廣播電視臺(集團)合唱團(指揮:何劍平)
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(指揮:朱振威)
臺灣新節慶合唱團(藝術總監:陳雲紅)

主持、朗誦:岳彩富
獨唱:包雯茜、田園、陳家坡、毛俊、汪洋
節目策劃:查太元

關於本節目


緣起

  二○一五年,適逢我國對日抗戰勝利七十週年,亦是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冥誕一百一十週年,中華兒女、炎黃世冑,應本著從歷史中學習、成長、拙壯之精神,並藉由高度藝術價值的文藝作品,共同勾勒出我們對歷史的省思,及對未來的展望。

  《黃河大合唱》(以下或簡稱《黃河》),由光未然作詞、冼星海作曲,為我國對日抗戰時期的著名大型合唱作品。因歷史的機緣與政治的現實,《黃河》成為我國近現代音樂發展過程中,一部廣為流傳卻長期未以真面目示人的特殊作品,它版本情況複雜,雖在誕生後的七十年間多被人討論、研究,但多圍繞在「非原版」的異本範疇,對於認識經典原貌、名家風範,效果甚是有限。《黃河》的樂譜版本,冼星海親自編配原作有二部,分別是於延安發表的「首演版」及在莫斯科修編的「交響合唱版」,可惜前者因過於簡陋,無法適應現今的審美標準,後者因長期缺乏良善文本,加之原本手稿有不少技術問題,未能實用。其後,產生「基於原作之整理版」三種、「風格變異之改編版」四種,尤其以一九七五年編配的「中央樂團改編版」最為流行,至今通用,但已大幅改變《黃河》音樂語彙與風格。

  以抗戰音樂中之經典《黃河》,恢復其原貌展現示人,對於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,更顯得意義深刻。如今,能代表作者原貌的《黃河》「交響合唱版」,文本已初步校訂完成,恢復演出將指日可待,若能完整呈現,必成為震憾人心、回顧歷史的一大力量。


演出內容

  • 上半場:
    • ※原鄉之歌
    • 〈疍民歌〉(粵語,選自《民歌三千首》)
    • 〈頂硬上〉(粵語,冼母黃蘇英傳唱歌詞)
    • 指揮:朱振威
    • 演唱: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
    • 伴奏:上海愛樂樂團
    • ※巴黎求學
    • 〈雨天的鄉村〉(許焯 詞)
    • 〈夜曲〉(法文,佚名 詞)
    • 演唱:包雯茜
    • 鋼琴:李小倩
    • ※滬上所作
    • 〈莫提起〉(田漢 詞)
    • 〈夜半歌聲〉(田漢 詞/黎英海配鋼琴伴奏)
    • 演唱:田園
    • 鋼琴:李小倩
    • ※獻給愛人
    • 〈妹妹你是水〉(應修人 詞)
    • 〈溫靜的綠情〉(應修人 詞)
    • 〈野睡〉(應修人 詞)
    • 演唱:陳家坡
    • 鋼琴:李小倩
    • ※古詩新聲
    • 〈憶秦娥〉([唐]李白 詞)
    • 長笛助奏:周詩楠
    • 〈如夢令〉([宋]李清照 詞)
    • 〈天淨沙〉([元]馬致遠 詞)
    • 演唱:毛俊
    • 鋼琴:李小倩
    • ※安眠吧!勇士
    • 〈追悼歌〉(田漢 詞)
    • 〈流民三千萬〉(塞克 詞)
    • 指揮:何劍平
    • 演唱:上海廣播電視臺(集團)合唱團
    • 鋼琴:宿營
  • 下半場:
    • 《黃河大合唱》莫斯科修訂交響合唱版(光未然 詞/世界首演)
    • 〈序曲〉
    • 一、〈黃河船夫曲〉(混聲合唱)
    • 二、〈黃河頌〉(男中音獨唱)
    • 三、〈黃河之水天上來〉(朗誦)
    • 四、〈黃水謠〉(女聲合唱)
    • 五、〈河邊對口曲〉(男聲對唱與混聲合唱)
    • 六、〈黃河怨〉(女高音獨唱與女聲合唱)
    • 七、〈保衛黃河〉(混聲合唱)
    • 八、〈怒吼吧,黃河!〉(混聲合唱)
    • 指揮:張亮
    • 演奏:上海愛樂樂團
    • 合唱:上海廣播電視臺(集團)合唱團、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、臺灣新節慶合唱團
    • 朗誦:岳彩富
    • 〈黃河頌〉獨唱:田園
    • 〈黃河怨〉獨唱:包雯茜
    • 〈河邊對口曲〉領唱:汪洋、陳家坡

曲目說明

  上半場的節目,以聲樂(獨唱、合唱)及鋼琴伴奏為主,以兩首充滿原鄉風情的粵語作品為起點,再以時間軸的概念,逐一呈現冼星海在法國、上海、武漢、中亞等地的創作,從各種角度,提供不同以往印象的冼氏音樂。

  下半場的交響合唱版《黃河》,並不只是單純地為合唱配上管弦樂伴奏,而是有組織、有架構地重新整合各樂章,利用交響音樂的豐富音色與織體,使幾個旋律素材產生更加豐富多元的變化。同時,也使此作品不僅是幾首歌曲的組合,而是有頭有尾、完整風格的一部交響作品,更能反映作品「Cantata」形式。從此亦可觀察到冼星海創作的理念及企圖,絕不只限於幾首群眾歌曲就能得到滿足,而是希望創作更具國際視野的大型作品,藉此發揚他所考察到的民族音樂素材,及個人理念。

  冼星海的生命過於短暫,留下的作品存有太多令人難解之處,從客觀角度而言,作品中安排的「新意」並非完美,確有許多缺陷,但冼星海在當時處境下,只能不斷「試驗」,未能以熟稔技法創作高完成度的作品。僅管如此,冼星海未能於生前將作品修補完美,在漂泊他鄉時,留下一份具試驗性質、充滿浪漫印象色彩的手稿,已屬不易。至少我們能從這份手稿看出冼星海創作追求的理想:先有大眾化的音樂感、再將民族素材以新面貌展現、最終借鏡西歐音樂形式打造具有國際性的作品,都在本場音樂會演出曲目中有所體現。冼星海試圖將浪漫主義、印象樂派引進中國,並且以此為「新法」,用之改善中國之音樂,並以一連串不輟的創作試驗,即便這試驗的結果或不盡如人意,但在中國新音樂誕生未久之時,能有此等新穎作品問世,已經相當可貴,值得吾人重視。

延伸閱讀


【校訂歷程隨筆】

我與《黃河》之緣

  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,我卻瘋狂地蒐集任何有關《黃河》的資料,或許就跟同齡人追星看演唱會一樣吧。不但有幾個月每天聽不同錄音的《黃河》(聽上好幾回),甚至不論在臺灣何地有現場音樂會,都買票入場觀看。大四時為了聽《黃河》,還打算向中國思想史的老師請假,他罵了我一頓「瘋也有個限度」後否決了我的要求;後來他成了我的碩士指導老師……(閱讀全文→)

彼岸之樂,此岸同唱

  我就讀國中三年級時,某天假日在家翻閱報紙,見到文化欄目有半版篇幅報導,稱臺北愛樂合唱團演出《黃河大合唱》,作為建團四十週年節目。我隨口問了父親:「《黃河大合唱》是什麼?好聽嗎?」我父親雲淡風輕地,隨口一說:「嗯……還不錯吧!」……(閱讀全文→)

音樂會觀後感

  一般來說,像這麼重要、大型的演出,我通常聽完之後一返回住處,就會寫點聽後感了,可是,我並沒有。其客觀原因,是在這場音樂會之後,我與中大合唱團、新節慶及愛樂的朋友們,在靜安一家餐廳共度了美好的慶功宴,印象中回到復旦宿舍,已是半夜兩點左右,且隔天還有行程,如果我發了瘋似地寫這些不成熟的文字,那是不可能的任務。……(閱讀全文→)


【你所不知道的冼星海】

五線譜裡的情愫

  一些人能知道冼星海有配偶錢韻玲、女兒冼妮娜,但此前此外的種種呢?或許屬於旁門左道,沒人留意。冼星海現存的日記,自一九三七年中寫至一九四○年初,大致是他離開上海前往武漢開始,直到離開延安遠赴異鄉之前結束,自然無法得知他在法國是否瀟灑,也未能驗證左貞觀考察出冼星海與俄籍女子交往的相關情事,但卻能看到,冼星海在遇到真愛錢韻玲前,與劉堅勵重奏的一段不完美戀曲,及之後對「玲」的種種奏鳴。……(閱讀上篇→) (中篇→) (下篇→)

冼星海與上海

  萬萬沒想到,《黃河大合唱》原交響合唱版、冼星海親自於莫斯科修訂的譜稿,於 2015 年作曲家 110 週年冥誕之際,也將在上海演出。或許,這座城市當年帶給冼星海並不美好的學習歷程,且這座城市金錢氣息使他難受、洋人樂隊與他交惡,有志難伸,但不得不關注到,上海,終究是冼星海正式音樂事業的起點,他從為電影、話劇配樂開始,創作逐漸涉及合唱、藝術歌曲、管弦樂,由弱而盛,使藝術家獲得更多的人生歷煉,不斷充實、飽滿,產生更多思緒旋律。……(閱讀全文→)


【學術研究】

論「冼星海」神話符號之形成

  【提要】冼星海為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,但其相關研究受限於政治影響,未盡客觀全面。自兩岸分治以來,國民黨政權視冼星海為禁忌,時至解除戒嚴方才鬆懈;中共則視冼星海為「人民音樂家」,以神話包裝,失去人物及作品原貌。本文探討在中共政權下,冼星海如何從真實人物轉為神話符號,從而影響音樂學研究失真,主論分三方面:首先透過現今冼星海雕像,觀察視覺形象的改變;其次剖析意識形態如何強行介入冼星海的形象;再從一九五0年代末期《人民音樂》之「評價問題」筆戰中,解析此神話符號樹立權威,成為我國近現代音樂學術研究失焦的盲點。(閱讀論文→)

《黃河大合唱》版本考訂及其相關問題研究

  【提要】《黃河大合唱》是由光未然作詞、冼星海作曲,以自然景物為喻依、號召全國軍民參與對日抗戰為喻體的音樂作品,適逢當時西方音樂創作技法的廣泛傳入、抗戰時局對文藝作品的需求、及中共左派意識形態等背景形成。作品於一九三九年發表首演,後經作曲者於一九四一年修訂為交響合唱體裁,除序曲外共有八個樂章,結合獨唱、重唱、合唱、朗誦等表演形式。但由於作品手稿存有技術問題,且未有合適文本以供實用,故原作曲者雖留下兩種樂譜版本,卻無法持續演出,後又衍生出兩種基於原作的整理版本、及四種風格變異的改編版本,成為不同時代詮釋觀點下的「亞作品」。本文探討《黃河》形成的背景及過程,釐清樂譜及歌詞版本之成因與特徵,以冼星海「交響合唱版」為基礎校訂文本,並重探《黃河》特徵優劣、政治歷史文化關聯與作品定位,以單一作品個案為基點,宏觀地考察作品各版本的樣貌,並釐清彼此關係與內涵意義,形成具有廣度的基礎辨析研究。(閱讀論文→)

談《黃河大合唱》交響合唱版校訂及首演

  【提要】《黃河大合唱》由光未然(本名張光年,一九一三~二○○二年)作詞、冼星海(一九○五~一九四五年)作曲,係我國近代對日抗戰時期,極有特點的大型合唱作品代表,一九三九年發表於延安,並由冼氏於一九四一年客居莫斯科期間改寫成交響合唱版。由於作者原稿有配器技術疑慮、筆誤不清等問題,無法直接使用,後世產生諸多樂譜版本,包括三部「基於原作整理版」、四部「風格變異改編版」譜稿,其中「中央樂團改編版」的流行傳播,已改變原作面貌,並重塑大眾對於《黃河》的印象。二○一五年五月中旬,《黃河》交響合唱版在歷時八年校訂後,由上海愛樂樂團列為樂季節目,聯同兩岸三地合唱團首次演譯,並參加第三十二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。本文旨在說明《黃河》交響合唱版的校訂工作、首演策畫、演出情況及後續反映等,試圖提出相關檢討及建議,以供參考。(閱讀論文→)